24 小时热线电话:

技 术 咨 询 电 话:

0717-6858276

13972603969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2009年底,黄石向黄荆山15个矿山塘口发起生态恢复治理攻坚战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6071 时间:2020-03-27 23:25:04 

        黄石依山傍水,景色迷人,但不时可见的开山塘口却似一道道难看的疤痕。市国土资源局粗略统计,全市有327处山体被破坏,仅黄荆山南、北麓及长乐山沿线就有60余处塘口,面积达56万平方米。2009年年底,黄石向城区内严重影响景观的黄荆山15个塘口发起攻坚战,按“先动手后伸手”的理念,39个单位分别包干担责,3年内让这些塘口重披绿衣。今年8月初,中央财政在去年拨付2.4亿元的基础上,又拿出2.4亿元资金扶持黄石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该项目共分三期治理71个项目,总投资8.66亿元。

  

  生态破坏留下“疤痕”

  

  傍晚,沿磁湖边溜达,伴着凉爽的湖风,耳边不时听见几声鸟鸣,非常惬意。但有时猛地一抬头,却见沿线郁郁葱葱的山头上凸现一大块光秃秃的岩石,宛如一个巨大的白色伤疤,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类似这种疤痕的山体,黄石大约有327处。”市国土资源局西塞山分局地质矿产科科长王东升告诉记者,采矿表面留下的是疤痕,更深层次的则是危害了矿山地质环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等。

  记者翻阅资料:大冶龙角山因不合理采矿,使原本稳定的坡体变为不稳定坡体,1991年6月、1993年8月、1996年1月共发生三次崩塌及地面陷落,一次比一次严重,其中1996年1月崩塌还砸死1人;大冶新冶铜矿泥石流造成金湖乡李德贤村大半个村庄顷刻间夷为一片废墟;黄荆山南、北麓及长乐山北麓沿线采石场不合理的开采,已破坏植被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每年造成水土流失4万吨,其部分泥浆流入磁湖,加剧了对磁湖的污染……

  资料统计,采场每年排放粉尘近万吨,严重地区如石料山地段降尘量达23.26吨/平方公里/年,高出全市平均值1/3。

  长达3000余年的采冶史,带给黄石这座城市的绝不仅是荣耀,更让这座城市满身疤痕——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和黑森森的矿井口,地下巷道密如蛛网,存在很多地质环境隐患。

  “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致使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科长钟水林介绍说,其表现是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工矿废弃地复垦任务艰巨。全市因矿产开发造成地面塌陷10.3平方公里,泥石流4000万立方米,开山塘口400余处、破坏面积38.6平方公里,现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点295个,受威胁人口约20万,潜在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

  

  39家单位联手修复黄荆山

  

  “晴天一嘴灰,雨天两脚泥,午时一声炮,心脏扑通跳。”9月1日,胡家湾社区居民彭宝兰这样对记者描述往日环境。

  据彭宝兰说,她居住地附近前后有两个采石场,每天一到中午做饭的点,采石场就开始放炮炸山,家里的玻璃窗被震得咣啷咣啷地响。早上出门前抹的桌子,中午回家,桌上灰尘厚得可以在上面写字。

  而在胡家湾煤矸山下,包括胡家湾、矸石山的100多户村民也因担心山体滑坡,20多年来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

  今年4月,进入多雨季节,胡家湾社区挨家挨户发出一纸“告知书”,内容大致是:由于雨季来临,矸石山出现了险情,山体发现裂缝,给山下居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建议居民近期转投亲友或者搬离此地,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而“告知书”上所说的裂缝,就在矸石山腰部,整条裂缝长20余米,宽20余公分。

  据当地村民刘超民介绍,1998年天降大雨,山体滑过一次坡,山下吕家和毛家的房子被俯冲下山的煤矸石推倒了几间房。2002年10月,又有一家民房被推倒。有一次滑坡,胡家湾煤矿矿井通风口上的房屋被整体推倒,如今只剩下一根水泥柱和被煤矸石冲击得东倒西歪的挡土墙。

  面对山体景观、植被系统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市委、市政府没有坐视不理。

  市委书记王建鸣向全市人民表态:“要举全市之力,坚决停止破坏山体环境的短视行为,一定要为我们和后代留下一个青山绿水、安全宜人的宜居环境。”

  2009年,市政府将治理开山塘口列为全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全面启动了黄荆山生态复绿工程,并成立黄荆山生态修复指挥部,王建鸣担任政委,市长杨晓波任指挥长,一期工程治理15个塘口,由市建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39个单位负责。

  王建鸣强调,塘口附近企业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相关单位要挨家跑企业,挨个看现场,“一口一策”拿出治理塘口规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各级、各相关部门投资8000余万元,拉开了治理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的序幕。市国土资源局投入600多万元,在胡家湾近2.3万平方米的4号塘口先行试点,通过3年的恢复治理,塘口面貌焕然一新,为大规模恢复治理积累了成功经验。

  昨日,记者在塘口看到,高达上百米的山坡,青灰色的山石大部分已被土层覆盖,部分塑料护膜已经剥落,露出了一片片绿草。山顶、山腰上还布设了水管,确保植物的浇灌。

  9月1日,记者在黄荆山北麓5号塘口上也看到,原本光秃秃的山体种满了小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裸露山体已经披上绿装。而且,经过一年多养护期,如今的植被不再需要人工供水,基本进入自然生长状态。

  市塘口办副主任范柏林介绍说,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工作,一期治理工程市建化总厂至谈山隧道15个塘口总治理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8630万元。目前,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已投入治理资金480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45万平方米,总体进度完成88,多数塘口已完成塘口治理任务90以上,并已复绿或逐步开始复绿。

  

  石缝植草种树抚平伤口

  

  “在岩石上植草种树的难度不亚于荒漠,造价比开采效益多十倍。”范柏林告诉记者,黄荆山15个塘口高度通常在90米以上,坡度多在75度至90度,岩石在夏季的极端气温高达80℃,水源匮乏,植物难以生存。5号塘口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期间,工人们从100多米的山顶用绳子牵引着,在打满补丁的峭壁上艰难作业,喷播客土、安装微灌系统、栽苗种草。

  春种一颗栗,秋收万颗子。绵延在中心城区南侧的黄荆山脉发生了市民期盼已久的奇妙变化,昔日,一座座青山被开采成光秃秃的岩石,如今,整座整座的山体开始焕发出绿意。

  2010年,我市再次抓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的机遇,通过申报,获得省政府批准立项,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分三年(2010年—2012年)投资8.6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6.97亿元,用于全市71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工程项目治理。

  这71个项目分成两大块:一块由黄石申报,重点治理区域包括黄荆山北麓治理片区、赤马山矿区、七约山矿区、黄荆山南麓和长乐山北麓治理片区,共62个项目(含已完成治理的开山塘口15个);一块由大冶申报,包括铜绿山、陈贵、金山店等矿区涉及9个治理子项目。

  据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风雨介绍,来自中央的第一批2.4亿元治理资金已下拨到位,黄石、大冶各1.2亿元。其中,黄石的1.2亿元将主要用于黄荆山北麓沿线19个开山塘口的地质环境治理。

  本次治理19个项目,计划采取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先通过锚杆挂网支护等方法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风化石进行处理,再通过对裸露的山体实施生态修复,让千疮百孔的开山塘口重披绿装。

  目前,19个项目地质环境治理的野外勘察和测量、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设计、专家评审论证已经完成,8月26日省国土资源厅招标确定施工单位,9月下旬可进场施工,年底完工。


   黄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

  

  近期治理工程(2010年—2013年)

  近期治理工程主要针对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共计65个矿山(区),主要分布在黄石各市区及阳新县等地。计划第一阶段2010年-2011年,对黄荆山北麓矿区矿山环境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改善周围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市环境和风景区的建设工作;第二阶段2011年—2012年,对阳新县部分矿山环境进行治理;第三阶段2012年—2013年,对黄荆山南麓、长乐山北麓矿山环境进行治理。通过治理,使得全市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有较大改善,投资估算61916万元。

  

  中期治理工程(2014年—2016年)

  中期治理工程除了近期重点治理工程的延续治理工程外,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和重点保护区,兼顾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主要分布在铁山区(大冶铁矿矿区)、大冶市(大广山铜铁矿矿区、金山店铁矿矿区、灵乡铁矿矿区、秀山和株树煤矿矿区),阳新县(李家湾、元坑垅、柴坑垅煤矿矿区),投资估算38413万元。

  

  远期治理工程(2017年—2020年)

  远期工程主要包括阳新 源口新鑫煤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山口铜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先礼—叶花香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资估算34416万元。 (记者 张春玲 整理)


友情链接

24年专注生态环境 · 恢复生态,美丽中国    

致力生态建设,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版权所有:湖北金源绿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Hubei JinYuanLvTo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ject Ltd.

电话:13972603969 

座机:0717-6858276

官网:http://www.cbsgreen.com

邮箱:5749275@qq.com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港窑路35号

扫一扫,关注企业官方微信